tube44性欧美videos_吃奶摸下的激烈视频_世界一级毛片_小度怎么远程监控家里

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中藥方劑

理中丸

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m.zzchaoan.com.cn
  • 發布時間:2021-10-05 16:57:15
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【方劑名】理中丸,出自《傷寒論》

【組成】人參、干姜、甘草炙、白術各三兩(各9g)。

【用法】上四味,搗篩,蜜和為丸,如雞子黃許大(9g)。以沸湯數合,和一丸,研碎,溫服之,日三四服,夜二服。腹中未熱,益至三四丸,然不及湯。湯法:以四物依兩數切,用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服湯后,如食頃,飲熱粥一升許,微自溫,勿發揭衣被。現代用法:上藥共研細末,煉蜜為丸,重9g,每次1丸,溫開水送服,每日2~3次。或作湯劑,水煎服,用量酌定。

【功效】溫中祛寒,益氣健脾。

【主治】

1.脾胃虛寒證。脘腹疼痛,喜溫喜按,嘔吐下利,腹滿食少,畏寒肢冷,口淡不渴,舌淡苔白,脈沉細或沉遲無力。

2.陽虛失血證便血、吐血、衄血或崩漏等,血色暗淡,質清稀。

3.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,或小兒慢驚,或病后喜唾涎沫等。

【方解】本方所治諸證皆由脾胃虛寒,升降失常所致。本方證治廣泛,但總屬脾胃虛寒。一則失于溫煦,癥見脘腹疼痛,喜溫喜按,畏寒肢冷或胸痹證;二則運化失常,癥見腹滿食少;三則升降失常,癥見嘔吐下利;四則攝納無權,癥見陽虛失血,或病后喜唾涎沫等。舌淡苔白潤,口不渴,脈沉細或沉遲無力皆為虛寒之象。治宜溫中祛寒,補氣健脾。方中以干姜為君,大辛大熱,溫中祛寒,扶陽抑陰,為振奮脾陽之要藥。以人參之補,益氣健脾,以復運化,為臣藥。君臣相配,溫養中焦脾胃陽氣,以復運化、統攝、升降之能。以白術之燥,健脾燥濕,防脾虛生濕,為佐藥。以炙甘草之和,益氣和中,為使藥。四藥相配,一溫一補一燥,使脾胃陽氣振奮,寒邪祛除,則運化升降功能恢復諸證自愈。本方在《金匱要略》中作湯劑,稱“人參湯”。理中丸方后亦有“然不及湯”四字。蓋湯劑較丸劑作用力強而迅速,臨床可視病情之緩急酌定使用劑型。

【臨床運用】

1.用方要點:本方為溫補脾胃,治療中焦虛寒的要方。以自利不渴,嘔吐腹痛,舌淡苔白,脈沉細為辨證要點。

2.現代運用:本方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腸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胃痙攣、胃下垂、胃擴張、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。

【使用注意】濕熱內蘊中焦或脾胃陰虛者禁用。

【附】附子理中丸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:人參去蘆 白術剉 干姜炮甘草炙,叢剉附子炮,去皮臍各一兩(各30g)共研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十丸,每服一丸,稍熱食前服,每日2次。功效:溫陽祛寒,益氣健脾。主治:中焦虛寒,陽虛較甚。癥見脘腹疼痛,下利清谷,或霍亂吐利轉筋等。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用大辛大熱的附子,脾腎雙補,補火生土。其溫中散寒之力更強,且能溫腎,適用于中焦虛寒之重證,或兼腎陽虛衰,火不生土者。

【方歌】理中丸主溫中陽,人參甘草術干姜,嘔利腹痛陰寒盛,再加附子更扶陽。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