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藥名】大飛揚草 dafeiyangcao
【別名】飛揚草、白乳草、天泡草、大乳汁草、催乳草、大奶漿草。
【英文名】Euphorbiae Hirtae Herba
【藥用部位】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一年生草本,被粗毛,含白色乳汁,通常由莖基部分枝。枝常淡紅色或淡紫色,匍匐狀或擴展,長15~40厘米。葉對生,卵形至矩圓形,長1~4厘米,基部略狹而偏斜,邊緣有小鋸齒,中部通常有紫斑;托葉小,線形。杯狀花序多數密集成腋生頭狀花序;總苞寬鐘形,外被柔毛,頂端4裂;腺體4,漏斗狀,有短柄及花瓣狀附屬物;花單性,無花被;雌雄花同生于總苞內;雄花多數,雄蕊1枚;雌花單1,生于花序中央,子房3室,花柱3。蒴果闊卵形,長約1.6毫米,被毛,三角形。花期全年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曠地、路旁、園邊。分布于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。
【藥材性狀】干燥帶根全草。根細長彎曲;莖圓柱形,粗1.3毫米,稍屈曲,紅棕色,有不規則的淺縱皺及小疣點,節明顯,被黃綠色粗毛;質堅脆易斷,斷面木質白色,中空;葉多卷縮,紙質易碎;葉腋有花序,花細小,極多,干縮,或帶蒴果。氣弱而特異。
【性味歸經】味辛、酸,性寒。歸肺經、肝經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清熱、解毒、通乳、滲濕、止癢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雌性豚鼠在性成熟期前給予大飛揚草,可使乳腺加快發育及泌乳。還具某些利尿、致瀉作用;無抗菌作用,亦有謂1:5~1:60有某些抗菌作用者。
【臨床應用】用量6~9克,煎服;鮮品1~2兩,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用治急性腸炎、菌痢、淋病、尿血、肺癰、乳癰、疔瘡、腫毒、濕疹、腳癬、皮膚瘙癢。鮮大飛揚草1~2兩,酌加水煎服,日服2次,治小便不通、淋血(《中藥大辭典》上冊)。
【藥理研究】具有中樞性鎮痛及解熱作用;具有抗菌、抗炎作用,能興奮子宮。尚具有止瀉作用,對變形阿米巴有細胞毒作用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黃酮苷、酚類、三萜類。莖含卅烷醇、蒲公英賽醇、無羈萜、β-香樹脂醇、β-谷甾醇、蒲公英賽酮、楊梅苷及卅一烷。花含沒食子酸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婦、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肺癰:鮮大飛揚全草一握,搗爛。絞汁半盞,開水沖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②治乳癰:大飛揚全草60克和豆腐120克燉服;另取鮮草一握,加食鹽少許,搗爛加熱水外敷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③治赤白痢疾:大飛揚草15~24克,赤痢加白糖、白痢加紅糖,用開水燉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④治小便不通,淋血:鮮大飛揚30~60克。酌加水煎服,日服2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⑤治血尿:鮮飛揚草、鮮金絲草各30克,鮮烏韭、紅糖各15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藥物志》)
⑥治帶狀皰疹: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,加雄黃末1.5克。調勻,涂抹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⑦治麥粒腫:鮮飛揚草折斷,取乳汁涂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西安附兒中醫醫院“兒童發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育疾病名醫..[詳細]